据市气象部门预报,受降水和冷空气共同影响,3月17日至19日48小时我市最低气温下降7~8℃,未来一周气温将明显下降,迎来首个“倒春寒”天气。三月中上旬持续的温暖晴好天气,给我市河蟹、青虾春放春养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3月15日全市虾蟹种苗放养工作已基本结束,虾蟹养殖进入春季生产管理环节,并将迎来第一次脱壳高峰。强化“倒春寒”应对举措,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对于虾蟹养殖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主要指导意见如下:
1.控制水位,减小温差变化。河蟹池塘水位保持在80cm以上,青虾池塘水位保持在120cm以上,提高水体热容量,减少因水温大幅波动造成虾蟹应激反应。
2.合理投喂,增强虾蟹体质。一是坚持投喂,水温8℃以上选择晴天中午投喂蛋白38%以上的颗粒饲料,2~3天投喂一次,优先选用发酵饲料或在饲料中拌入免疫多糖、益生菌,提高虾蟹免疫和抗应激能力。二是科学投喂,据天气和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避免饲料浪费,残饵败坏水质。
3.加强管护,营造良好生境。一是少量多次使用生物有机肥或腐植酸钠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cm,预防青苔滋生。若水体内有大量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则先杀虫再肥水。二是合理使用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5mg/L以上。三是加强水草养护,关注水草生长情况,没有成活的及时补种。
4.预防病害,促进顺利脱壳。虾蟹脱壳前集中使用一次硫酸锌粉预防纤毛虫病,减少虾蟹脱壳不遂情况;出现脱壳情况后,全池及时泼洒水产用补钙产品,提高第一壳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