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48岁的梁志立带着几名工人在香菇棚里忙着采摘香菇。本季香菇收获之后,他打算继续种下一季。
“我在驻村第一书记高泽辉的支持下,建起了15个香菇棚,冬季卖香菇净收入20余万元。”梁志立说,他招的采菇工就是当地村民,每人每天可领取70元工资。
梁志立是汝阳县付店镇松门村人,是一名脱贫户。松门村是付店镇的一个小山村,距离汝阳县城32公里,山多地少,村民靠种地的收入有限。
202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下派高泽辉到松门村担任第一书记。“我来到松门村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肩上的担子很重。”今年40岁的高泽辉说。
高泽辉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松门村海拔高,夏季凉爽,部分村民掌握香菇、兰花种植技术,该村附近有大步湾水库,临近的火庙村、石柱村种植有菊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贫困户要脱贫,村民要致富,就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规模经营。”高泽辉说,他的想法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党委的大力支持。
为了帮助梁志立发展香菇种植,高泽辉和松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巍垄支持他注册成立了汝阳县志立农产品有限公司,还注册了松门乡情商标,助推其香菇产品进驻“扶贫832”平台,上架销售。
一盆兰花价值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这不是天方夜谭。松门村脱贫户韩怀兆在自家30平方米的屋顶上建了一个简易暖棚,栽种了300多盆兰花。
“2020年7月,在高泽辉书记的协调下,我申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开始建棚,栽种兰花,最开始只有一两盆,逐渐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韩怀兆说,他计划在两年内,将兰花种植规模扩大到1000盆。
高泽辉介绍,在松门村,还有一个规模更大的兰花培育基地,叫知兰园花卉种植商行,它的花棚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种植兰花5000多盆,还免费为本地村民托养兰花近500盆。
洛报融媒记者来到知兰园花卉种植商行,这里栽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贵兰花,如红素、荷素等。
“松门村夏季凉爽,空气质量好,昼夜温差大,水质好,交通便利,这些都是发展兰花种植产业的有利条件。”知兰园花卉种植商行负责人谢红绍说,下一步,他打算再建一个花棚,扩大兰花种植规模。
“知兰园花卉种植商行租用松门村的土地,村集体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本地村民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能带动松门村的兰花种植产业,可谓一举多得。”高泽辉说。
高泽辉说,下一步,松门村打算在春季举办兰花节,打造夏季避暑胜地,在秋季举办菊花节,依托大步湾水库,打造大步湾沟域经济示范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