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聚焦“五个抓手” 打造特色样板

聚焦“五个抓手” 打造特色样板

来源:洛阳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3-28 作者:佚名

  

  

  3月21日,在新安县五头镇小庄村一座樱桃暖棚里,一串串“绿珍珠”已挂上枝头。正在给樱桃树施肥的大学生果农张进介绍说:“通过智能化管理,暖棚里的樱桃树开花比大田里的提前半个月,同一品种樱桃成熟要提前一个月。”

  今年37岁的张进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动化专业。2014年年底,他辞去30万元年薪的工作,在小庄村承包了150亩丘陵地种樱桃。眼下快到樱桃成熟季节,外地几家大的收购商已经打电话进行订购。

  行走在新安县的山岭之中,像张进这样的“新农人”并不少见。作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新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用智慧和汗水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绚丽画卷。

  2.jpg

  坚持分批推进,纵深开展“三清两建”。该县建立了“1+1+N”组织推动体系,每名县委常委带队分包一个试点村(社区),并成立重大问题研判专班,快速对收集到的“村霸”线索研判督办,同时规范村级集体股份合作社,促进乡风文明、集体增收。

  在该县正村镇白墙村、青要山镇山查村、石寺镇上孤灯村,县、镇专班深度融合,围绕村里突出问题,实行清单化工作机制,推进“三清”清到底;铁门镇高沟村、南李村镇懈寺村充分盘活闲置资源,合理利用荒山荒沟,以承包转租、发展特色项目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就业……截至目前,全县清收集体资金、资产共计约8200万元,清收各类集体土地4.35万亩,化解矛盾2260起。

  坚持“3456”工作思路,引导乡贤返乡创业。该县围绕“三个目标”“四个重点”“五个制度”“六项措施”统筹推进乡贤返乡创业,完善返乡创业人才数据库、谋划项目库、存量项目库,共登记在外乡贤896人,实施和谋划乡贤创业项目156个,已签约落地项目56个,计划投资4.9亿元,可带动就业6000人。

  南李村镇黄土泊民宿项目、铁门镇多乐购物广场项目、天兴设施樱桃项目……“归雁”变成“领头雁”,一大批优秀乡贤创业项目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新安大地上。

  坚持“三化”“三融合”,统筹推进集镇建设。该县按照标准化、项目化、节点化的原则和“十有十配套”标准,谋划投资14亿元的集镇建设项目43个,同时坚持产城融合、城乡融合、资金融合,推进洛新、新安2个产业聚集区与磁涧镇、铁门镇有机融合,镇区与周边村相融合,一般债、专项债、农发贷等和土地收益相融合。为集镇提供就业岗位5200个,聚集人口12000人。拟争取各类资金5.27亿元,盘活土地收入30亿元。

  立足“三个坚持”,积极推进乡村运营。该县坚持用运营理念规划乡村发展,高质量编制了全县293个村庄建设规划;坚持为民建设乡村,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开展分级分批创建,确保完成151个“达标村”、34个“示范村”、8个“精品村”的创建任务。坚持市场化运营乡村,探索专业运营、平台公司运营、村集体合作社运营3种模式,精准引入“山人行”等10个优质乡村运营商,目前共达成约4.6亿元的投资意向,到位资金约1.5亿元。

  坚持试点先行,强力推进“三变”改革。全县22个试点村以点带面,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经营模式,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向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目前新型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37.9万亩,通过“两闲四荒”开发利用共流转8万亩土地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项目120个,集体增收1200万元,带动800余名群众就业。该县北冶镇刘黄村将800亩荒山治理后种植冬桃,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带动50名群众增收。

  据介绍,目前,该县有序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项目88个,完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大粒樱桃、软籽石榴、朝天椒等特色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北冶镇、正村镇获批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新安县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82%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新安县将持续落实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大力实施‘13613’工程,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该县主要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王格格


原文链接:http://nync.ly.gov.cn/news.php?newsid=1607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