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柴桑区:狠抓农田工程管护,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柴桑区:狠抓农田工程管护,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来源: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3-28 作者:佚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关键。高标准农田是确保“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柴桑区坚持建管并重、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推动农田管护提档升级,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全区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得到高质量、长期的建后管护,柴桑区建立了区、乡(镇)、村、组(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级管护网络,将耕地保护管理延伸到终端,构建覆盖全部、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农田建后管护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农田建后管护格局,坚决制止农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二、健全管护制度。柴桑区农田管护坚持建管并重,注重源头预防,出台了《九江市柴桑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办法》,明确了建后管护涉及的各级部门、组织、单位和个人及其相对应的职责,做到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目标,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明确管护主体。柴桑区在农田项目工程竣工后,及时移交至项目区村组,并签订移交管护协议。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谁损毁、谁维修”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在每个项目村设立公示牌,明确管护主管部门、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接受全社会监督,做到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区田间道路完好通达、灌排通畅、各类设施及配套设施完好。

  四、创新管护机制。建立“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新机制。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农田工程管护督导考核,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农田建设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的日常检查指导,督促各行政村建立管护组织,明晰管护职责,整理、汇总、上报村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管护情况。村委会负责组织辖区内高标准农田工程的管护工作,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建立建后管护档案等。

  五、强化管护考核。将农田建后管护工作纳入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等年度考核体系,不定期开展管护督查、“回头看”检查、专项整治等活动。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管护到位、工程使用效益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管护缺位、致使工程损坏的人和事要进行通报批评。

  目前,柴桑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0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借助建后的高效管护,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壤培肥、地力提升等措施,加之完备的排灌系统,使农田旱涝保收,亩均节水率可达2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kg/亩以上,土地流转租金提高了100元/亩以上。通过良好的管护,农村田间环境变美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会评价很高。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203/t20220322_54347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