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3月1日0时起,梧州内陆水域全境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期间,梧州市辖区内陆所有自然水域和通江湖泊、库区,禁止除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无船、艇等载具)外的所有捕捞作业行为。
3月1日是梧州内陆水域全境进入禁渔期的第一天,当天上午10时,梧州市农业农村局在河西老码头渔政码头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梧州市实施2022年内陆水域禁渔期制度启动仪式。仪式之后,梧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梧州市公安局万秀区分局联合开展禁渔联合执法巡查行动,本次行动共出动执法船艇6艘,执法人员30多人,对长洲枢纽坝底至粤桂交界水域的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巡查宣传工作,巡查中没有发现非法捕捞行为,禁渔氛围良好。
今年是梧州市禁渔的第12个年头,自内陆水域禁渔期制度实施以来,我市全境禁渔工作全面铺开,实行24小时河面执法值班巡查制度,保持严管严打高压态势。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政府从公安、水文、交通、市场监管等9个部门抽调执法人员,组建成专职禁渔联合执法队,各部门各司其职合力做好内陆水域禁渔管理工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利用了智慧渔政AI视频监控+雷达监管系统,打击电、炸、毒鱼等严重非法捕捞行为的效率大幅提高。市政府建立了渔民困难救助机制,已基本解决了禁渔期间渔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确保了社会稳定。
目前,我市登记在册渔船有1100多艘,渔民4000多人,其中三城区占一半以上。为加强内陆水域禁渔期管理工作,在禁渔期间里,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织人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宣传活动,确保禁渔“电视有影,网上有字,码头有禁令、手机有新闻”。在加大宣传与执法力度的同时,对违反禁渔期规定进行捕捞作业的行为将进行严厉查处。
禁渔期制度的实施,给了鱼类更好的繁殖空间和时间,有利于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在提高广大民众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组织执法力量,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禁渔期的各种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