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气温逐步回升,麦田杂草进入生长期,也是防控的最后关键期,冬前没有喷施除草剂的麦田,应抓住返青至起身期这一化除适宜期,小麦拔节后则不宜化除。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县植保站专业人员进行田间调查,今年早春麦田杂草发生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杂草发生面积大,全市发生面积620多万亩,去年秋季麦播土壤墒情较好,小麦播期普遍推迟、播期拉长,晚播弱苗占比偏高,有利于麦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年前化除面积小;二是禾本科杂草占比大,禾本科杂草发生面积已超过阔叶杂草;三是恶性杂草发生密度增大,节节麦、看麦娘在部分田块已占绝对优势,多花黑麦草逐步扩散蔓延,播娘蒿、猪殃殃等产生抗药性;四是防治难度大,杂草防治上面临选药难、用药难、难用药以及抗药性上升、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诸多问题。
防治指标:50株/平方米。
防治方法:
1.人工或机械除草:结合春季中耕等田间农事操作对麦田杂草进行人工或机械除草。
2.化学除草: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应根据草情、草相,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进行防除。以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酯或精恶唑禾草灵+炔草酯或啶磺草胺;以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安全剂;以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氟唑磺隆;以播娘蒿、猪殃殃、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氟·氟氯酯或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或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以婆婆纳、麦家公、繁缕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氟·氟氯酯+吡氟酰草胺。
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麦田,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或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和精恶唑禾草灵等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混用单剂的种类为2-3种,具体种类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确定。
注意事项:
1.因早春气温波动大,坚持“360+10”化学除草原则,即喷药前后3天内无强降温天气,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最低温不能低于0℃,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最好选择晴好无风天气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
2.化学除草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或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不能盲目加大或减少用药量。对弱苗要推迟施药,慎重用药;使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春季防治节节麦时,容易产生药害,在使用时一定多加注意。
3.做到精准选药、精准配比和精准喷施,认真阅读农药标签和技术指导意见,避免重喷漏喷和漂移,严防小麦周边作物和后茬作物发生药害;无人机开展大面积飞防时,用水量要不低于2L/亩,飞行高度控制在离地面3m以内,并规避药物飘逸。
4.采用二次稀释,亩用水量保证在30公斤以上,随配随用,注意固液配药顺序、注意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注意个人安全防护。推荐引导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使用大中型植保机械开展杂草专业化统防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