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为了更好地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柴桑区在抓好工业强区、交通强区的同时,狠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乡村振兴:
1、稳定粮食生产。以“抓早稻、创品牌、强服务”为粮食工作主线,财政补助300万元,对插秧机、育苗大棚等进行再补助,出台了6项激励政策。全区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25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9万吨以上,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2、提升养殖业产能。全区生猪存栏7.05万头,牛羊存栏3500头,家禽存笼92万只,免疫密度均为100%。同时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全区新建、扩建养猪场共计13家,农业、财政、环保等部门联合办公,快速联审联批新建养殖场7家,预计建成后年出栏可增加约3万头。
3、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统筹发展经济作物。全区现有各种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15.74万亩,特别是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增设施蔬菜大棚3000亩,实现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16.6万吨。二是做大做强水产养殖。稳步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渔业养殖面积14.0万亩,完成水产品总量4.96万吨。
4、发展富民产业。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发展升级,鼓励和支持“来字号”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截至目前,柴桑区龙头企业共3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二是推进“一乡一园”建设,形成梯次发展格局,目前共有27个农业产业园,其中有3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通过粮食、畜牧、水产、经济作物等生产能力提高,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面源物污染治理,柴桑区农业环境、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等都有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