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智能化水平,促进农药减量增效,近日,我市召开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暨病虫监测预警项目观摩推进会。会议邀请了省植保专家、省农业气象专家及市气象局、国元农业保险滁州公司等参会;各县(市、区)植保站长、病虫测报技术干部参加会议。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朱国美出席会议并讲话。

根据农作物布局、气候趋势等因素,结合病虫害发生演变规律研判:预计2022年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小麦病虫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偏重至大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锈病、蚜虫中等发生;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稻飞虱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感病品种偏重流行,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二螟虫中等发生,玉米病虫总体中等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偏重发生、玉米螟中等发生、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
会议要求,各地要强化病虫监测预警,规范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按时高质量上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要定期开展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会商,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指导农户科学防控。要推进农作物病虫田间智能监测点建设,丰富病虫智能监测设备与手段,进一步提升我市植保智能化、信息化。

参会代表现场观摩南谯区植保能力提升工程田间病虫智能监测点,重点对小麦赤霉病实时监测、赤霉病孢子捕捉仪及智能虫情测报灯等物联网智能监测设备使用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