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南谯区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积极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服务保障,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全力确保“两强一增”取得实效。
一是更新“软件”备春耕。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等形式,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指导广大农户分散春耕,因地制宜地将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组织技术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发现问题,现场解决。目前,已组建农业技术服务队8支,安排41名农技人员深入包保的217户农业科技示范户。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培训30场次,培训农户800余人次,现场开展指导700余人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180余个。
二是充实“硬件”保春耕。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500亩,推进灌溉泵站、疏浚渠道、塘坝清淤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节水利用效率,提升粮食产能。截止目前,已完工清淤塘坝55个,疏浚渠道62.9km,衬砌渠道39.3km,泵站3座。组织农机服务队,着力指导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开展维修技术培训、安全操作指导、机具调运、储备等,不折不扣建强春耕备耕装备支撑。截至目前,已开展服务3次,受众50余人;已开展安全宣传3次,免费发放反光标识1000个,发放农机安全明白纸1500张;已组织2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储备育秧流水线27条,植保无人机164台,水稻插秧机、翻耕机等大型农业机具3536台套。
三是政策“驱动”助春耕。申请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财政资金,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办理App和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线上申请渠道全覆盖。截止目前,受理农户购机补贴申请220台套,涉及补贴资金450万元,核实发放购机补贴资金110万元。鼓励农户与农户抱团、合作社与合作社抱团,联建智能化育苗大棚,推进蔬菜、中稻等农作物集中化、一体化、流水线育苗。目前,全区共搭建育苗大棚605亩。大力对优良品种的推行,组建权威技术专家,通过精选品种、工厂育苗、标准种植,打造昌两优8号育秧基地1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