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中药材播种的最佳时节。在禄劝鸿垚公司等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冬日温暖的阳光透过树林斑驳的照在工人身上,大家分工协作,忙着理墒、播种、覆土……把一个个小小的天麻苗、西洋参种苗播种到土里,一幅人勤冬忙的景象。

在转龙镇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鸿垚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流转的林地里,种植的各种中药材正在你追我赶的茁壮成长。屏边的白三七和滇重楼像一个个埋在土里的“金疙瘩”,长势良好。正在采收的乌天麻,个重几乎都在300克以上,正一箱箱销往全国各地,深受市场青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朱晓芸介绍,公司主要从事林下天麻种植,2021年到现在共种植了4600亩,在公司示范种植的同时,还在乌蒙、中屏、翠华等乡镇带动了2000亩林下天麻的种植。

乌天麻的成功种植,不仅连年获得昆明市“十大名中药材”等荣誉称号,也成为了转龙镇“一镇一品”巩固脱贫成果的特色产业。则邑村委会新村村民李福美一家以前靠传统种养殖业维持整个家庭,一年下来经济收入入不敷出。自从林地流转给了公司后,夫妻2人就在公司打工,一年下来有6万多元的收入,9年的务工收入,他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不仅盖起了新房,娃娃上学也不用愁了。

公司2021年种植天麻4600亩,其中转龙镇4000亩、翠华镇400亩、乌蒙乡200亩,鲜品产量2300吨,产值达6900万元,项目带动三个乡(镇)7个村委会11个村小组1045户农户增收。通过土地(林地)流转、务工增收、农民工培训等带动农户650户以上,使农户实现科学种植增收致富,户均综合增收达32000元以上。朱晓芸介绍,带动农户主要是土地流转、务工增收和带动农户种植三个方面,公司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然后再对农户种植出的产品进行统一回收。

近年来,禄劝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不与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青山绿水,积极做好林下示范基地建设。目前,九龙滇黄精种植示范基地、禄劝亚生中药材合作社种植的林下三七、康美药业有机西洋参种植示范基地、云南彝道重楼种植示范基地等都已形成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禄劝县中药材办公室主任刘辉介绍,这些示范基地都是以“公司 合作社 示范基地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有资质的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严格按照标准化有机种植技术进行生产管理,生产绿色有机中药材产品,这些项目产品附加值较高,既合理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又为禄劝发展高端林下中药材种植提供了示范。

据了解,禄劝县共发现植物类野生药材品种约2000余种,具代表性和开发潜力的有146个品种。目前,已在适宜种植的撒营盘、中屏、九龙、转龙、乌蒙、雪山等16个乡镇(街道)推广种植重楼、天麻、三七、黄精、草乌、当归、党参等20余个品种,中药材已成为禄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截至2021年,全县共种植中药材12.57万亩,实现综合产值8.5亿元,5.1万农户通过种植中药材,户均实现产值1.6万元左右。

禄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角述顺表示,下一步,禄劝“一县一业”主攻的就是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来培育,充分利用好400万亩的人工林大力发展天麻、三七等林下中药材种植,通过示范带动,为群众致富找到一条好的路子,助推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