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已有多国布局先进的大型作物表型研究设施,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科学岛的大科学装置国家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正在填补国内空白。
“‘神农设施’建成后将是国内农业领域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张全发介绍,通过预研已实现人工智能可控的全生境模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据了解,“神农设施”是农业领域的国之重器,设在武汉,围绕种源卡脖子问题力争打好种业翻身仗。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正是种子创新和加速育种的关键核心。
“神农设施”将具备每年50万株—100万株植物的基因型、主要表型特性和相关大数据采集与解析能力,实现育种过程的设计性、预见性和可控性,提高育种效率一倍以上。
自2018年5月起,湖北省与中国科学院就“神农设施”在鄂落户进行多轮积极沟通。2019年,中国科学院与湖北省共建作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推动“神农设施”建设,核心科学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种集团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
目前,由全国50余家单位、1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组成的作物表型组学战略联盟正式建立,围绕“神农设施”建设,布局全国、学科齐全的自主研发人才团队已构建,为设施实现世界一流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