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涉农项目>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1-07-03 作者:佚名

  

  水稻病害大多由种子携带病原菌和土壤中的病原物侵染传播所致,如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干尖线虫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等。种子处理是控制水稻种传病害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种子经过处理后可以消灭水稻种传病害,从而避免或减少这些病原菌对稻田的危害。部分病害则是发生在水稻幼苗期,水稻侵染病菌之后几乎没有救治的可能,只能在水稻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才能有效预防病菌对稻苗的侵害。因此,开展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经济、简便、高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也是“前防、中控、后保”的绿色防控策略的重要内容,既可有效控制种苗期病虫危害,还可降低水稻生长前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和药液流失;尤其是种衣剂拌种包衣还可促进塑盘育秧盘根,利于机插。

  1、农业措施:因地制宜选择优质抗病良种,精选经过检疫无病健康稻种,药剂处理前选择光照充足的晴好天气进行晾晒2-3天,促进种子的活力,同时可杀死种子表面的一些病原物。通过种子风选,可去除杂质,减少菌源。近年恶苗病、稻瘟病等病害重发区,要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往年发生地区或田块,调整为种植粳稻品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减轻防治压力。

  2、药剂处理:(1)预防恶苗病可选用精甲·咯菌腈、噁霉灵·精甲霜·氰烯酯、氰烯菌酯、甲·嘧·甲霜灵、氟环·咯·精甲、肟菌·异噻胺、咯菌·精甲霜、甲霜·种菌唑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大部分地区恶苗病菌已对咪鲜胺产生高水平抗性,要停用咪鲜胺浸种。(2)预防干尖线虫病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3)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氟啶·戊·杀螟、杀螟丹加氰烯菌酯等药剂浸种或拌种。(4)稻瘟病发病较重的地区及感病品种,可用肟菌•异噻胺拌种。(5)预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可应用三氯异氰尿酸浸种或示范应用噻唑锌浸种、拌种,氯溴异氰尿酸浸种。(6)防治稻蓟马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浸种或拌种。可示范应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拌种防治水稻生长前中期稻纵卷叶螟,三氟苯嘧啶、噻虫胺拌种防治稻飞虱,噻呋酰胺拌种防治纹枯病。

  3、注意事项:(1)处理种子按农药标签要求,控制好用药量、用水量、浸种量、浸种时间和浸种温度,不得过度提高或降低药液浓度,浸种时间要保证在48-60小时,以免影响稻种的发芽率及药剂处理效果,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浸染风险。(2)农药包装废弃物需及时回收,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液浸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nykj/202104/I7H9UJS2QS7NMZXX1D75YTQLGZVY16V5.s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