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云南省农广校领导及《农民日报》记者到昆明市调研采访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发展情况

云南省农广校领导及《农民日报》记者到昆明市调研采访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发展情况

来源:昆明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1-07-03 作者:佚名

  昆明市于2014年开始试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2016年开始覆盖全市推广实施项目,按照“八有”标准于2016年至2018年在全市建设了18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这些示范村的产业发展、村民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6月16日-17日,云南省农广校校长付晴岚、《农民日报》云南记者站、昆明市农广校领导等一行到昆明市晋宁区、嵩明县、寻甸县调研采访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发展情况。

  

  调研组调研了嵩明县杨林镇大树营水蜜桃示范村、晋宁区昆阳街道鲁姬花卉种植示范村、寻甸县仁德街道小中山苗鸡示范村、寻甸县六哨乡余则莫马铃薯示范村等四个市级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实地走访和调研了嵩明源缘水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晋宁区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寻甸岚亚养殖专业合作社、寻甸万担坪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各村部分职业农民、农户,对示范村带动模式、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农民增收情况、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合作社辐射带动效应等进行座谈和访问。受访农户表示,示范村立项建设以来,农业部门、合作社定期组织相关产业技能培训、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培训,各村培养了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改变了农户发展意识,提升了农户的技能技术水平,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示范村建设不但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振兴,更加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

  

  《农民日报》记者表示会深入报道昆明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做法和成功经验。付晴岚校长对昆明市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建设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她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村的建设,一是把职业农民培训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合作社为平台组织培训、技术服务、产品推广,让产业发展有载体,将培训成果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一个符合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模式。二是创新了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加强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延伸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构建和完善了“一主多元”的培训机制,提升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了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为全省树立了典范。

  

  

  

  


原文链接:http://nyncj.km.gov.cn/c/2021-06-22/3981906.s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